top of page

      2023年9月21日,於北藝大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。

對於剛剛添了30名大一新血的MIT學程而言,本日是112學年的第一堂正式專題講座課程,也算是一場揭開新序幕的盛事。

      本日的專題講座除聚光在講者——「原聲X電子X爵士 鋼琴家&製作人」許郁瑛老師身上,更以她不久前製作發行的黑膠專輯in the cave與其跨域製作演出為焦點主題。身為混音師與製作人之一的程杰老師本日由於確診而遺憾缺席,但郁瑛老師及偉中老師仍懷抱十足的熱情準時帶來開場。「這一切如果單純用說的會需要八堂課。」偉中老師如此笑道,接著兩位老師為大家播放了in the cave的創作過程紀錄片。

 

一、山洞裡的學者

 

      影片中的郁瑛老師表示,和音樂的對話對她來說十分自在。

近年的她想要在音樂中做出突破、加入電子元素,而起因是她兩位擅長合成器電子音樂的好友:程杰老師與偉中老師。兩位曾經都是學校最厲害的樂手,常常在一起進行jam seeision。程杰老師表示,之所以會走上這條路,是因為有許多爵士音樂家都是合成器領域的大師,使他也想要做出那些音色。

 

      「玩樂器的重點是會不會對它上癮,想要理解它、掌控它更多。」

      不過,他們覺得兩人終究有所極限,加入一位真正的鋼琴家,產生”organic”有機的音樂,才能再將作品推動到一個新境界。身為好友,他們希望郁瑛老師可以理解電子音樂的世界,並為此盡量簡化系統設計,致力讓她不需要說明書就能直接運用這些音色開始草擬她的作品。

 

      在初接觸合成器音樂的時候,郁瑛老師很容易被聲音的轉變吸引,因電子樂能發出許多鋼琴做不到的聲音而對其產生好感。「我時常躲在自己的小空間創作或練習,感覺就像老鷹在山洞裡閉關——in the cave. 」剛開始她也時常不能理解各種專有名詞,夥伴們就讓她不斷試驗,使她能夠親身體會記憶。後來她逐漸開始理解用質地、Plug in、軟體音源等等去做變化,跳脫鋼琴的思考模式。夥伴會嘗試讓她挖得更深、從技術面去了解並反覆練習,從中獲得樂趣。

 

二、作品的誕生

 

      當一切都逐漸上軌道後,心靈共通的他們決定一起做一張專輯。由於設置和構想非常有野心,幾個人必須各司其職克服各式各樣的難題。

 

      「我期待的合作不是某個人已經設想好後讓大家幫忙完成。我們三人各自用嘗試個人的方式做音樂,過程中一直碰撞、激盪出火花,也因此創作出不一樣的東西。在不斷琢磨過後,直到最後聽起來都還是像在一個有機的生長中狀態。」

 

       關於其中的真實樂器,除了以郁瑛老師的鋼琴為主,還加上音色優美的豎笛。和從前的經驗最不同的挑戰是,她在作曲時必須考慮Midi音色和現場演奏的差異,再將現場的舞台設計等等全都考慮進去。「究竟怎麼樣寫譜,才能呈現出我心裡想的聲音?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而努力。」

 

      而程杰老師也碰到遇到許多值得深思的難題。

     「爵士音樂的資訊量本來就很大,而電子音樂要讓機器說話,所以製作過程必須更加放慢。」

「和真實樂器不同,電子樂器通常不是在真實空間裡發聲的,而我想幫它們加入空間的聲響。所以必須將它們之間的關係處理得美輪美奐,不會遮蔽到彼此卻又互有碰撞,不應該只是普通的漂亮乾淨。」

 

      並且他在編曲時,努力想說服郁瑛老師理解「必須讓很多東西縮短並變得快狠準、使音樂有接連地往下走的感覺」的道理。對郁瑛老師而言,要接受這個想法需要花不少時間。「對我來說樂曲的發展應該是連貫的,不能被斷章取義。但是,放著一陣子之後再聽、多聽、反覆聽,似乎也就慢慢能理解為什麼這樣選擇。」

「很多事情就像一個開關,一旦開關打開了就忽然全都能接受了。只是這是需要時間沉澱的。」在合作過程中,幾位老師都在努力讓自己的心態洗滌得更客觀。他們認為,重點是相信音樂帶來的感受,而不是自己辯證或思考去主觀地得出答案。

 

 

      除此之外,無論事前準備得如何縝密、深入考慮了全方位的理論和物理條件,真到了現場都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。比如台下的聲響效果很好、台上的監聽卻很糊,而他們想要找個兩全其美的甜蜜點,讓舞台上也能聽到直接的電子聲音。

 

     「必須不斷衡量停損點在哪。我們知道簡單的方案在哪裡,什麼嘗試都很好,但力氣和時間有限,必須有所取捨。」到了緊要關頭,就連設In out put、patch bay都像拆解炸彈一樣緊張。「人類跟時間賽跑怎麼可能贏呢?但我們就是贏了,樂觀是我們唯一的優點。」郁瑛老師面帶驕傲地這麼說。「我很信任我的夥伴。他們都是鑽研東西很深入的人,能夠敏銳地察覺危機並使危機不發生。」她認為,這令人懷念的兩年一直有著新的學習和挑戰。「至今我還沒達到夥伴的要求,也不知道他們是用什麼心態陪著我成長,我非常感謝他們。當這樣的感受出現時,應該就是所謂的成長吧。」

三、現場演奏與QA

 

      最後影片播到了準備表演的高潮片段,兩位老師在黑暗中走上台坐到各自的樂器和設備前,無縫銜接地開始現場演奏,而逐漸亮起的燈光也隨之照耀在他們身上。那一刻現場宛如世界線交錯,氣氛莊嚴神秘,宛如神蹟發生一般。電子音樂與古典樂器絕妙而奇異的結合讓所有人都不禁屏息。

 

      一曲落幕,如雷的掌聲過後是QA時間。

 

 

Q1:「透過影片能看到您很少使用軟體的合成器和效果器,有什麼特別原因嗎?」

 

      偉中老師:「原因很簡單:比較好玩。電腦的最大問題就是太強了,隨手做出很複雜的東西大家也不會有感,但一用鋼琴演奏就會發現問題。況且軟體沒有物理反饋。對我來說,演奏就是要有真實的樂器或工具,這是物理世界才有的。在實在無法使用物理互動的情況下,最後才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數位。」

 

 

Q2:「請問對兩位老師來說,在音響或音樂上突破的定義是什麼?比如爵士剛興起的時候給人新時代的感覺,不曉得現代是否有辦法也做出這樣的突破?」

 

       偉中老師:「舉例來說,約翰.凱基的實驗音樂的關鍵點就是做的時候不知道結果。有時,我們想聽見一些東西卻沒有樣本,這種時候就是出手挑戰的時機。所謂的創作如同浮雲,你以為很厲害的小東西其實可能多年前就有人做過了。但這些東西擺在一起會有什麼?重點是自己的好奇心,想找到超有趣的東西、成為自己的新創作的第一位聽眾才是最重要的,至於其他人怎麼想其實不那麼重要。」

 

      郁瑛老師:「以我親身經歷說的話……比如,一開始學那些效果器時我受到很大的衝擊震撼,畢竟原本的鋼琴只能彈出普通的單音,而透過delay之類的效果可以讓音色變得完全不同。但你要說所謂的時代性突破,其實必須等到未來才能定義。」

 

      偉中老師:「應該說,當你的創作是以突破為目標時就沒有感覺了,很容易變成半吊子。況且,就算真的做別人做過的事又怎麼樣?你還是有可能做得超厲害啊。突破應該是剛好發生的好事,而不是唯一動力。出發點應該是對於不同聲音的熱情和好奇,只要夠有熱忱和喜愛的話,它們就會帶著人往前走。」

 

 

Q3:「可以問導演嗎?剛才的紀錄片非常好看,分鏡和節奏都讓人很喜歡,各種留白表現出了人物的情緒變化。想請問眾多的素材裡,導演是如何找到這個敘事方法的?」

 

      導演老師:「最主要的是內在的呼應吧。各種節奏的搭配都是過去的訓練和經驗疊加至今累積起來的養分,心態要如同一張白紙,由內心出發,去了解其他人在說什麼。」

其實話語來往本身就有戲劇性的節奏存在,所以我想用與一般紀錄片不同的方式製作這部片。不使用常見的大量旁白解說,只在需要的少部分以旁白彌補文本。總之要抓到平衡,該如何不太多也不太少非常重要。」

 

 

Q4:「現在回頭看這個紀錄片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和感受?」

 

      郁瑛老師:「我現在也還不知道啊。因為這個旅程根本還未停止,一直在延續著、同時進行很多事,只是這段剛好被記錄下來罷了。」

     「對我來說,有deadline才會有創作。但創作本就是日常的長久累積,累積起來才能在必要的時刻爆發出來。」

 

      偉中老師:「嗯,我認為創作可以持續的重點是在無聊中找樂子,要永遠都讓自己手上有有趣的事情。」

 

      郁瑛老師:「最後,找到朋友也很重要。像我們都認識多年,讓我深刻體會到音樂路上一定要有好朋友互助,在精神和知識上都會有互相的啟發和幫助。希望在座的你們也可以。」

 

 

 

四、結語

      至此,講座在高昂而熱鬧的氣氛中畫下句點,大家鬧鬧哄哄地進行了大合照。老師們從頭到尾都保持著幽默與親切,與我們沒有絲毫距離感。對於各式各樣的學習性問題,他們的態度謙虛而又不妄自菲薄,談吐間帶有多年積累帶來的堅定信念與信心。

 

      以筆者個人而言,本日最大的收穫是能親眼看見古典鋼琴和電子音樂的現場結合。身為琴齡近十六年的音樂學子,我一直將鋼琴視為最親密的夥伴、熱愛它所展現的無限可能,但也偶爾會感嘆於它物理上的局限性。

沒想到現代的科技終於打破了這數百年來的限制,郁瑛老師在現場彈下的每個音聽起來都像有著魔力,使我的腦迴路一時之間甚至都不能立刻完全明白過來。

 

      而合成器這個媒材的降臨對我們也恰是時候。MIT學程中剛剛開設第二屆合成器導論課程,以本屆大二同學為主,有著十分踴躍的修課率。身為初心者的大家對於合成器都還抱著強烈的好奇與未知,在見識過今天的講座後,想必獲得了更多躍躍欲試的探索熱情。

 

      「聲音到底是什麼?我們還在尋找答案,我們永遠都在發展中。」郁瑛老師的這句話將會銘刻於此,在我們為了音樂與聲響而探險的漫漫長路上,一直陪伴著大家永保熱忱。

 

 

20230921 北藝大MIT二年級陳蝶兮 撰文

bottom of page